周易与中国精神 郭宇宽博士:峰會系列活動之二

作为第十二届大会的序幕,由交通大学美洲校友会举办的交大美洲峰会系列讲座顺利进行中。继全球数百交大校友参与的“与赵锡成博士和赵小兰部长网络炉边对话”,郭宇宽博士主题演讲“周易与中国精神”成功举办。

郭宇宽博士是著名学者,作家,媒体人,开放力思想和大共享理论创始人,代表著作有《开放力》,《断癌念》,《大共享时代》等,曾担任诸多企业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天九研究院院长,中华慈善百人会成员。

这是峰会系列讲座之一,欢迎关注后续本系列更多活动!

在主题演讲中,郭博士围绕周易,结合实际感悟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讲座分享。讲座从周易的起源切入。“周文王在‘长子被杀、还逼其食其肉’的困境中,在人生的绝境中,到底希望传递一种什么样的元气、精神与魂魄?”从问题出发,启发了与会者的进一步思考。

郭博士评价周易为“浓缩的话语,浓缩的智慧”,并类比邓小平先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摸着石头过河”理论,阐释周易寥寥数字背后,语境的重要影响与其蕴含的无尽智慧。

“中庸”作为周易的关键词之一,郭博士以渐卦为例,展示周易是如何允执厥中。九三爻为“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彖传》中解释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御寇,顺相保也。”在周易中,没有是非不明的愚蠢,有的是坚定温和的仁慈;不以正义为借口的大肆杀伐,而用饱蘸着人性光辉的墨笔,写下宽恕和赞歌。

“我所学习的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知识,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印证。”最后,郭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思考与生活感悟,感叹周易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问答环节

(1)

Q:交通大学的命名如何从周易的角度来理解?

A:《周易》泰卦的彖辞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交通大学培养的工程师,势必不会停留在“器用”的层面,其本身就是“元亨利贞”的一部分。茅于轼先生一直是我精神的楷模,先生身上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知识分子的担当,令人动容,备受鼓舞。我们承载的是与天地相交相通的精神,而不只是单单造一辆车。

(2)

Q:为何周易中只有“谦”这一个全吉卦?

A:先跳出卦象的层面,在北美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印度人的发展十分瞩目。在实际接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印度人,在水平或许相当的情况下,印度人的自信和开朗,勇于表现自己,或许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谦”,不是过分谦虚。不卑不亢才是中道。我们中国人是否误解了“谦”?是否被这一观念束缚?没有适当条件的时候,“潜龙勿用”。但当需要我们做出贡献,需要我们进取努力的时候,便是“或跃于渊”。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当仁不让”。

(3)

Q:如何理解“元亨利贞”?

A:“元亨利贞”其实可以类比一个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循环和反馈。以家庭教育为例,父母不需附加很多外在的事物在孩子身上,更重要的是如何鼓励孩子内在的东西被激发。“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也就是原力,是“元”。之后的滋养和扶持便是“亨”。“利”便是最后得到的收益。而一切的起点的发心,是中正之心,这也是“贞”所要坚持的本心。
每个字的内涵都很丰富,但回到本质,它本身就在我们体内循环。
我就是领悟到这个道理,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在被医生诊断糖尿病较为严重,并需要及时服药的情况下,感受自己的循环和平衡在何处被打破。使用意念的引导和内在的控制,使血糖基本恢复正常。

(4)

Q:如何阅读和学习周易?

A:我自己是读了二十多年,我也没有读懂。转折点我觉得是在疫情期间,加上这个环境造成的一些精神压力,一下子进入了这个情景。就像读金庸小说,好像进入了主人公的命运。但如果当知识读,怎么读都读不进去。
当我把周易开始当小说,当电影,就突然和自己的生命体验找到了连接,打通了任督二脉。

(5)

Q:如何从周易的角度来解读经济和政治体系?

A:易经的思想,它的精髓,是“善易者不卜”,就是说易经不预测未来。
周易的最核心对待世界的态度是无常。我们不知道外界情况,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这指导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健康方面。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唤起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觉知内在的缘起。周文王能预测商纣王,采取对应措施吗?他曾经想。但是他后来也就不预测了。他所做的只是守住我们自己的“元亨利通”。
我们怎么做好?我们何处安放心灵?我们何时守住心中的火种?
这个火种在我们心中燃烧。环境寒霜,但是这个火种并没有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