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访谈】追思“远学老庄,近学彭康”美誉的交大老校长 | 专访彭雪飞:说说我眼中的爷爷
本文为交通大学美洲校友会2022年峰会访谈系列,受访者为老校长彭康之孙彭雪飞学长。在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中,雪飞学长详谈个人从交大到美国的学习经历,也追忆众多家族前辈的家风传承,让读者从另一侧面了解彭康校长的人生。 这是峰会访谈系列第二期,欢迎关注后续本系列更多校友访谈! 往期回顾: 【校长访谈】 张杰谈求学经历及面向未来的大学教育 | 对谈香港城大郭位校长 特别消息 美洲交大校友联谊峰会自1964年由1924屆校友趙曾珏學長成功發起,每隔五年舉辦,该校友盛會日漸為全球交大校友穩固而令人驕傲的交流平台,理事会每五年于校友联谊大会之际换届,薪火相传。 让人翘首以待的第十二届峰会将于金秋十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隆重举行!大会注册已经开始,期待全球校友相约华府,共襄盛举;五校一家,同行致远! 【门票预订】 相约华府 第十二届交通大学美洲校友会联谊峰会欢迎您! /楔子/———————————————————– 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花园,有一座身影笔直挺拔的塑像,他目光饱含深情,注视着这片郁郁葱葱的校园。他就是开拓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交通大学掌门人、交通大学西迁领导者-彭康校长。 彭康校长雕像/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西花园(来源:新华社) 彭康(1901~1968),原名彭坚,笔名彭嘉生,江西萍乡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1919~1927年间留学日本,修完帝国大学哲学系全部课程。回国后即加入新文学团体–创造社,首译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和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兼任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群治大学教授。1929年初担任中央文委书记,同年出版《前奏曲》论文集。1930年初,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为领导成员之一。1930年4月在上海英租界被捕,在监狱中被囚禁了七年余,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1937年8月被释放后,先后担任安徽工委书记,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秘书长,华中局宣传部长,华中党校副校长,建设大学校长,华东局宣传部长,山东分局宣传部长等职务。 彭康校长任命书(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任命彭康为交通大学校长,1953年3月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56年~1958年,根据中央部署,带领学校师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西迁任务。 彭康校长带队考察西安新校址(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在交大任职十五年中,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强调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深得师生爱戴。 2022年6月的一个上午,彭康校长之孙彭雪飞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峰会采访组的专访。在雪飞学长心中,彭康校长既是西迁精神的核心人物、家国情怀的代表,也是家族长辈,未曾蒙面的爷爷也影响了他的一生。